獨立醫學實驗室(Independent Clinical Laboratory,簡稱 ICL),是指在衛生行政部門許可下,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專業從事醫學檢測的機構。ICL 最早出現在美國,在我國發軔于 90 年代,以迪安診斷為代表的企業率先開始探索醫學檢驗外包服務,并逐漸完成了面向全國的業務布局。時至今日,隨著醫改力度的加大,賦予了 ICL 新的發展契機,業態也呈現出諸多中國特色。
近日,迪安診斷董事長陳海斌接受丁香園創始人兼董事長李天天專訪,雙方圍繞 ICL 行業的發展、迪安診斷的業務布局等話題,展開了深度交流。
政策與需求是 ICL 發展的兩大驅動引擎
ICL 誕生于上世紀中葉,在美國政府加強監管及商保機構控制醫療支出的「助力」下,行業發展經歷了兩次飛躍,市場份額隨之逐步走高,并于 90 年代中期穩定在 35% 左右后,一直持續至今。與此同時,ICL 行業在歐洲和日本也表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,市場滲透率和市場規模不斷擴大。
陳海斌董事長介紹說,目前,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,ICL 已經成為重要的醫療服務機構,在日本 ICL 的市場份額接近三分之二,歐洲也超過了一半。在澳大利亞 ICL 包攬了超過八成的檢驗服務。ICL 的強勢崛起現已催生出 Quest 、Labcorp 、Sonic 和 BML 等四個以此為主營業務的龍頭公司。
ICL 在中國的發展也正經歷類似的過程,這其中,政策與需求是 ICL 發展的主要驅動力。我國醫療資源過度集中于中心城市和中心醫院,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距離患者需求相差較遠。故而新醫改強調通過分級診療實現基層首診、雙向轉診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聯動的診療模式,將優質醫療資源有效下沉??梢韵胍姡@些舉措將令基層醫療的就診率和檢驗需求得到顯著釋放。
迪安診斷第三方獨立醫學實驗室
隨著分級診療的逐步推行,診療下沉,基層醫療機構檢驗樣本增加,資金預算有限和人員配備不足,成為現階段制約基層醫療機構接診能力的關鍵問題。ICL 能有效解決基層成本控制和診療專業化的問題,起到「降本增效」的作用,有助于推進分級診療建設。
陳海斌董事長還提到,國家衛生部門推行的醫??刭M政策以及醫院的精細化管理也為 ICL 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助力。今年 6 月,國家醫保局發布公告,確定北京、天津、上海等全國 30 個城市為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(DRGs)國家試點城市。這也意味著,醫保支付方式從「按項目付費」到「按病種付費」的變革,將在全國更大范圍內試點。
在我國,絕大部分檢驗檢測服務是由醫院檢驗科和病理科開展的。隨著檢驗技術的不斷發展,檢驗服務需求的不斷上升,檢驗項目日益增多,經由醫院的精細化管理,會發現一些特定檢驗項目,僅憑院內檢驗,難以同時兼顧臨床工作和患者診療的需求。
基于上述原因,一方面從開源節流、平衡自身收入結構考慮,另一方面為了患者提供更優質檢驗檢測服務,公立醫院有充分的動力將特定檢測項目外包給 ICL 來執行。ICL 企業通過與醫院建立業務合作,根據醫院的要求及檢驗檢測規范,集中收集并檢測合作醫院采集的樣本,檢驗后將檢驗結果送至醫院,并應用于臨床,以達到雙贏的目的。
中國 ICL 行業具備巨大的成長空間
從歐美國家及我國的實踐來看,建立專業的 ICL 機構,承接醫院檢驗科或病理科的部分或全部功能,由此帶來的益處非常明顯。陳海斌董事長表示,相較分散于各個醫院的檢驗檢測服務, ICL 因其集約和規模效應,能夠帶來成本、技術和質量三大優勢。
首先,成本控制是 ICL 的重要長項。在同樣的服務半徑內,ICL 可以承擔更多檢驗任務。規?;瘎荼貛砀咝屎洼^低成本。此外,在購買上游檢測試劑盒檢測設備時,檢驗規模化的提高也會增加 ICL 的議價能力。對于醫院而言,減少了檢驗設備和相應人員的投入,也降低了設備采購支出。
其次,ICL 能夠提供更多檢測項目。通常來講,醫院檢驗科提供的檢測服務一般在 1000 項以內,對于一些前沿或罕見檢測項目,由于要投入新的設備和人力,醫院往往跟進較慢。而 ICL 因為檢測通量大,面對的服務需求更多,需提供更多檢測項目。迪安診斷擁有全國規模領先、技術領先的獨立醫學實驗室,已經可以提供 2500 余項檢驗項目。
第三,更高的檢測質量也是 ICL 的關鍵優勢。ICL 在與醫院合作開展檢測服務時,并不具備壟斷優勢,只能憑借高質優價來展開競爭,因此開展檢測服務時,更加傾向于使用性能先進的設備,遵循更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,而且更有意愿參與國際標準的認證,以彰顯其服務能力。
據國家衛健委統計,2017 年我國公立醫院住院部以及門診檢查收入達到 2806 億元,同比增長 11.4%,2010-2017 年間的年復合增長率為 16.28%,預計 2020 年這一數值將達 3764 億元。談及 ICL 在中國的發展,陳海斌董事長介紹說,目前開展 ICL 服務的公司有近 1500 家,競爭相對激烈,但 ICL 優勢特征將讓行業發展呈現出強者恒強的馬太效應。特別是我國 ICL 市場滲透率僅為 5%,對標歐美發達國家,具備規模效應和公信力的行業頭部公司將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。
以迪安診斷為例,公司創立于 1996 年,2004 年便成立了旗下第一家 ICL,即杭州迪安。經過十余年的拓展,尤其是 2016-2017 年間緊鑼密鼓地進行了全國布局,公司已經設立 39 家實驗室。2009-2018 年,公司診斷業務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 36.68%,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,且位居同行前列。
迪安診斷產業基地
「合作共建」模式帶給 ICL 行業新機遇
臨床檢驗技術的進步既帶來了檢測標的物的增加,同時也有方法學的進步。在檢驗醫學行業,針對不同的檢測項目,有普檢與特檢之分。普檢是指衛健委制定的《醫療機構臨床檢驗項目目錄》之內的服務項目,特檢是指目錄之外的以分子檢測和診斷為代表的服務項目。
如果將普檢視為存量市場,那么特檢項目就是增量市場。陳海斌指出,分子診斷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特檢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,尤其是腫瘤診斷與治療相關的基因檢測,有可能帶來千億級別的市場增量。以項目數量和服務價格作為指標,來對比普檢市場與特檢市場,后者將遠遠超越前者。
他介紹說,在迪安創立之初,以體外診斷產品代理模式為主,至今仍是羅氏診斷在亞洲最大的代理商。在政策指引和社會需求的驅動下,為了滿足一些醫療機構檢驗業務外包的需求,2004 年公司開始發展以普檢、特檢、診療一體化為核心的 2.0 版「服務+產品」一體化商業模式。
近年來,受國家醫聯體、醫共體政策的推動,迪安診斷推出了 3.0 版的合作共建模式,陳海斌解釋說,所謂合作共建,就是在醫院實驗室人、財、物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,公司和醫院達成合作協議,為醫院實驗室提供技術與管理方面的咨詢建議和管理輸出,對醫院實驗室提供全方位管理建議并協助實施,包括提供檢驗外包服務、管理咨詢服務、試劑及設備銷售或集中采購等各類服務。
2018 年,迪安診斷新增福建、湖北、吉林、新疆等區縣市場合作共建市場 25 個,連續簽約 10 余家大型三甲醫院,全國合作共建客戶數量超過 400 家,新增項目 60 多個,業務覆蓋達 30 多個省市自治區。在這一過程中,迪安通過向區域檢驗中心下沉,建立多層次網絡布局,整體化解決方案服務體系得以不斷完善。
迪安診斷部分合作共建實驗室
在美歐發達國家,ICL 行業與檢驗醫學的發展幾乎同步,面對行業變化有著較為充裕的調整時間。中國 ICL 行業由于相對較晚,需要在苦練內功的同時面對普檢、特檢及診療一體化等疊加需求,加之中國醫療體系正處于變革當中。為此,陳海斌特別強調,行業參與者亟需不斷探索以尋找適應中國市場的 ICL 行業發展模式,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抓住其中的發展機遇。
陳海斌董事長最后表示:迪安診斷愿意和全國專業醫務人員一道,共同為提高臨床檢驗水平,推進診療一體化,進一步完善合作共建模式,為患者提供準確可靠的服務而共同努力。